想變得有自信,卻很害怕變得自大?
▶︎在人群中被埋沒與愛現的兩難
「這年頭,如果你不勇敢展現自己,你就會被埋沒。」
不是不想變得有自信,但是看到身邊那麼多人都那麼厲害,就覺得自己現在的能力不只比不上,甚至微不足道,卻又很不甘心,覺得自己其實還是有很多能展現的地方,卻因為害怕表達,於是別人沒機會看到,同時又很害怕,人家會不會覺得自己其實只是愛現。
▶︎ 過去教育與步入社會的理念衝突
我們每個人都有想法,我們也懂的思考,但過往的教育和到了職場上的現實總是有一段落差。過去的自己會以為只要認真向上,自然會被看見,而現在的自己卻發現,如果不說,很快的就被願意展現自己的人掩蓋過去,機會來了,卻也錯過了。
▶︎其實,自信與自大是兩回事
事實上,只要你很瞭解世界上有很多很厲害的人,並且知道還有很多地方是自己需要去探索與學習,對於「自己的不足」有充分的認知,自然會與「自大」這個特質相差甚遠。
#自大 並不在於過度自信,真正的自大,是因為害怕被人發現自己的不足,於是無時無刻向人提醒自己現在所擁有的,避免別人以為自己一無所有,甚至會透過#貶低別人 來提高自己的地位。
▶︎培養自信心的三個方向
對於自信的挫敗,往往來自我們對於自己的一套標準。因為持續達不到內心的標準,或是得不到外界的認同,於是我們選擇降低自己的存在感,自然也降低了自信心,為了培養自信,我們可以從這三個方向開始著手。
1. 做點即使無用卻很擅長的小事
2. 確認比較的對象是否合理
3. 盤點身上擁有的一切
1. 做點即使無用卻很擅長的小事
許多時候,我們會把能夠有自信的事情認定為「社會認同的事情」,像是會多國語言、時間管理大師,又或是學習能力很強。但這些能力與我們這個人的價值並無相關,也不是我們沒有達到,就該自卑的理由,因為每個特質都有它值得欣賞的樣貌。
在難過時懂的撰寫日記,梳理自己的情緒,回憶起過往的點點滴滴,這件事就是該值得自信的事情,因為許多人即使達到了每個人認定的「成功」,卻得不到自己期盼的「快樂」或「平靜」。
2. 確認比較的對象是否合理
看到一個多才多藝的人擁有各種你期盼的能力,因此開始比較與他之間的落差。難過為什麼自己現在只有這樣,甚至覺得無力這個距離不知道要多久才能追上。然而,你擁有的或許他沒有,甚至,你看到的只是他亮麗的那一面。如此比較出來的兩方落差,多是出自自己的想像,並不是真實的樣貌。
3. 盤點身上擁有的一切
在太過期待自己變好的過程,我們會去比較,那個比較的目標可能是想像的,也可能是真實存在的一個人。但是過度比較的結果,就是覺得無力而變得自卑,甚至被無從選擇的龐大焦慮所埋沒。我們能做的應該是回歸當下,掌握身上所擁有的資源,確立前往目標的實際行動,才能在即使迷惘時刻,仍能堅定前行。
▶︎我們每個人都會害怕,這是必經的歷程
或許,你認真地嘗試了以上三個方法,卻發現自己的信心還沒完全建立起來,偶爾別人想聽聽你的想法,你還是會害怕自己可能說得不夠好,又或是說得太多,被覺得是愛現。
然而,這些都是正常的。透過生活一次次的嘗試,從向外探索的過程中反觀自己的內心,確認一切的行為是不是出於本心,你會一步步地找到屬於自己的出路,在之後做出的每個選擇無愧本心,平靜且堅定。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我是奶奶!
喜歡的話幫我按喜歡,然後分享出去。
簡單用心理學,找到潛意識埋藏的真相!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#情緒 #心理學 #自卑 #自大 #自信 #心理 #焦慮 #迷惘 #想太多 #自我成長 #自我覺察